企业荣誉HONORS
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 浏览文章技术创新

谈现浇楼板裂缝成因及处理方法

日期:2016-5-25 14:34:12 来源:转载 浏览数:
 
分享到:

    1· 概述   现浇楼板开裂是目前工程界的普遍现象,虽然混凝土是带缝工作的结构材料,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各种措施处理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内的微裂缝发展为肉眼可见的裂缝,而对于可见裂缝是否为受力裂缝的鉴别,以及裂缝是否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
    2· 现浇楼板裂缝类型
    目前工程界多采用预拌混凝土浇筑,预拌混凝土所用砂多为机制砂,这无疑加大了预拌混凝土的收缩,加之施工现场处理不当等因素,混凝土构件开裂现象屡见不鲜。对于现场楼板裂缝的检测,主要是要对裂缝定性检测,确定裂缝是否为结构裂缝,除现场楼板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楼板厚度、楼板的板底配筋及保护层厚度、板面配筋及保护层厚度检测外,还应对裂缝的宽度及深度情况做详细检测,另外裂缝的分布及走向也是楼板裂缝检测的重要环节,根据现场检测数据分析裂缝的性质,为裂缝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笔者根据多年现场结构检测经验,并结合GB 50364—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对目前现浇楼板常见的几类裂缝分述如下:
    1) 楼板板面裂缝宽度比板底裂缝宽度大,且裂缝为贯穿性裂缝,现场进行浇水试验,可发现裂缝处有明显渗水痕迹。此类裂缝一般为不规则裂缝,出现的位置不固定。主要成因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早期失水以及混凝土干缩等综合因素造成的。在楼板厚度和配筋及强度满足设计的前提下,此类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宜采取压力灌注改性环氧树脂进行处理,处理后应跨缝取芯,在试验室进行劈裂试验,以评定压力灌浆的效果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2) 楼板板面出现沿墙根四周的环形裂缝,板面裂缝宽度比板底裂缝宽度大,且裂缝多为贯穿性裂缝。此类裂缝是由于板面支座负筋下沉( 浇筑混凝土时板面筋被踩下) ,导致楼板中性轴下降,板的有效截面高度降低,致使楼板四边由固定支座变为简支座,楼板承载能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此类裂缝必须采取在板面浇筑叠合层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时应先采取人工开凿的方法凿去负筋保护层约30 mm,再采取A8的短筋梅花形植入原楼板板面,以增加原楼板与新增楼板的连接,新增板面钢筋锚入四周砖墙内( 砖墙开洞高100 mm,深100 mm) ,再在四周砖墙的洞内浇筑C30 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同时新浇筑板面的厚度应大于40 mm。
    3) 楼板裂缝呈不规则裂缝,板角也可能存在45°斜裂缝,裂缝可能贯穿也可能未贯穿。不规则裂缝是由于楼板混凝土在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板角45°斜裂缝是因为板角处易形成应力集中,加之混凝土在温度和收缩应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此类裂缝不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但是会影响楼板的耐久性,必须对该类裂缝进行处理。裂缝若为贯穿性裂缝则采取压力灌注改性环氧树脂进行处理; 裂缝若为非贯穿性裂缝则采取“凿槽法”来进行封闭处理,即沿板底裂缝凿槽,槽宽为25 mm,深度为15 mm,凿槽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并用毛刷涂刷水泥浆,涂刷要平整均匀,以防止出现气孔和波纹,然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封闭。
    4) 板底裂缝呈“一”字形裂缝,且裂缝出现在钢筋位置,裂缝多为贯穿性裂缝,现场浇水试验有渗水痕迹。
    此类裂缝主要是因为施工期间拆模过早或楼板早期强度未完全形成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形成的。此类裂缝一般为贯穿性裂缝,板底裂缝宽度比板面裂缝宽度大,裂缝不影响结构安全,但对楼板耐久性有一定影响,须对裂缝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同第三类裂缝。
    3· 结语
    混凝土裂缝控制仍是当今混凝土界尚未解决的难点,除了混凝土本身材料、配合比的控制外,施工现场有效的施工组织、施工工艺的改善和提高也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关键。

相关阅读

上一条:管井降水技术在西安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条:路桥过渡段道路施工技术研究